一、減壓閥結構原理
圖5.12為先導減壓閥的結構原理。減壓閥沒有工作時,由于彈簧力的作用,主閥芯處在下端的極限位置,閥口是常通的。在減壓閥通入壓力油時,壓力油由閥的進油口P1流入,經減壓閥口f減壓后由出口P2 流出,出口壓力油經閥體與端蓋上的通道流到主閥芯的下腔,再經閥芯上的阻尼孔e流到主閥芯的上腔,最終作用在先導閥芯上。當出油口壓力低于先導閥的調定壓力時,先導閥芯關閉,油液便不能在阻尼孔內流動,則主閥芯上、下兩腔壓力相等,主閥芯在彈簧的作用下處于最下端,縫隙x值最大,即減壓口f開度為最大,閥處于非工作狀態。
當出口壓力達到先導閥的調定壓力時,先導閥芯被頂開,主閥芯上腔的油液便由外泄油口L流回油箱,主閥芯阻尼孔內就有油液流動,致使主閥芯上下兩端產生壓力差,主閥芯在壓差的作用下,克服彈簧力上移 ,縫隙x值減小,即減壓閥口f減小,進出口壓降增大,使出口壓力下降到調定值;反之,出口的壓力減小時,閥芯下移,減壓口f增大,使節流降壓作用減弱,控制出口的壓力維持在調定值。同樣,先導型減壓閥具有遠程控制口K,通過它可以實現遠程控制。
二、減壓閥工作原理
減壓閥的工作是通過檢測閥后壓力,并由閥后壓力為動力源進行控制閥門啟閉的。當壓力感應器檢測到閥門壓力指示升高時,減壓閥閥門開度減小;當檢測到減壓閥后壓力減小,減壓閥閥門開度增大,以滿足控制要求。
測到閥門壓力指示升高時,減壓閥閥門開度減小;當檢測到減壓閥后壓力減小,減壓閥閥門開度增大,以滿足控制要求。蒸汽減壓閥,該閥門的減壓比必須在 一定程度上高于系統值;即使在最大或者最小流量時它也應該能夠對正作用或者反作用控制信號做出響應。這些閥門應該針對有用控制范圍選擇,即最大流量的 20%~80%。正常為等比型或者具有等比特性。這些類型的閥門本身具有比例控制所要求的最佳流量特性及流量范圍。
減壓閥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先導活塞式減壓閥、薄膜式減壓閥、波紋管式減壓閥、比例式減壓閥、自力式減壓閥、直接作用活塞式減壓閥、背壓調節閥等等。它們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工作介質。
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具體工作原理。但總的原理還是:減壓閥是通過啟閉件的節流,將進口壓力減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壓力,并使出口壓力保持穩定。但一般減壓閥都要求進出口壓差必須 ≥ 0.2MPa
|